北京市级社会组织积极助力养老服务

  二是聚焦居家养老,开展“银龄卫士”服务项目。公益是所有爱心人士的共同事业■★■,在敬老爱老助老的道路上离不开点滴微光的照耀。北京米利鸟社会工作事务所2018年开始的“银龄卫士”服务项目,以石景山区为主◆★★■◆◆,从老年人的小事、琐事★★■★◆、急事、愁事、盼事入手■★■,通过招募辖区企业★◆◆◆★■、社会组织、活力老人等志愿者★◆◆◆,组建了■★◆■★■“助餐暖心服务队”★◆■★“助医购物热心服务队◆◆◆”“匠心帮帮服务队”“一家亲贴心服务队◆■”“益剪爱心服务队◆◆◆■”等队伍,为辖区老人提供各类生活服务6000余人次■★◆,被辖区居民亲切地称为老人的心灵卫士、服务卫士■★★★◆◆、安全卫士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◆■■◆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  三是聚焦专业助老,开展溢彩千家养老机构资助项目。公益并不仅仅是情怀◆★■◆■,还有对社会问题的洞察,对民生所需的关切。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2018年开始的溢彩千家养老机构资助项目,已资助全国养老机构384家,捐赠设备2.54万件,培养养老服务人才8◆■◆★.7万人次,帮助8★◆■■■.2万名老人提升了生活质量,赋能了养老机构,助力了养老行业的发展。

  七是聚焦“数字鸿沟”问题★◆■,开展◆◆■■★“科技助老”公益服务项目。解决老年人“数字鸿沟”问题是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的初心,“科技助老★◆◆”公益服务项目持续实施的13年中,已覆盖全国19个省市■★,带动48所高校数十万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助老活动,服务上百万老人,从最初智能手机操作、在线购物、挂号等基础数字技能培训到拓展为网络安全、信息识别和VR眼镜、智能打印机等科技设备体验活动,再到建设智慧助老公益在线课程和直播★■,通过广覆盖◆■★◆★★、深触达,让■★◆★“银发族”搭上了数字化快车。

  四是聚焦医养结合,开展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建设项目。为了提升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,北京社区健康促进会2020年开展了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建设项目,起草了《北京市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规范》《北京市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建设评价标准》《社区老年健康规范服务全流程指引》★■■◆★,指导全市34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达标,助力了社区医养结合的规范化发展。

  夕阳无限好,人间重晚晴。北京市社会组织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◆★◆■”的公益善举,从老人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,在精益求精中打牢自身发展的“根基”,如春草之生◆■◆■,日不见其长,但日有所增,如星星之火,渐成燎原之势,成为了助力首都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力量。

  一是聚焦舌尖上的养老服务,开展“爸妈食堂◆★◆■★■”项目。老年助餐服务既是关乎老年人的“关键小事”,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■★。北京市思诚社区公益基金会以舌尖上的养老服务入手,先后在东华门街道◆◆■、东四街道创办了“爸妈食堂”,帮助困境老人解决午餐,为更多居家养老的长者提供公益午餐◆■◆★。从2023年5月开始,已资助北京159名困境老人公益午餐,守护了老人的幸福“食”光★★★■◆。

  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,是习挂念的“国之大事”。北京市民政部门深入贯彻习重要指示精神,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创新模式■■■,举办北京四季青养老论坛,厚植“老有所养”★◆“老有所依”“老有所助”公益资源◆■◆★,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,助力养老产业发展★◆◆★◆■,市级社会组织在补充公共服务、助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、提升老年人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和营造“孝老爱老敬老■■★◆★”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形成了一批■■“专而精”“小而美”的公益项目■★◆◆■。

  五是聚焦特殊老人,开展走失搜救服务项目。你知道■◆,在中国,平均每天有超过1000位老人走失吗?北京市志援应急救援服务中心聚焦社会痛点问题★★★■,2016年开始了失智老人走失搜救服务项目,紧抓搜救黄金时间,通过专业救援机构+应急志愿者+新媒体的救援模式,完成了452起老人走失搜救任务,被走失老人家庭称为■★■★“与时间赛跑的志愿者■◆◆”。

  十是聚焦基层服务★★■■■,开展■◆◆★★■“政企社◆■■★◆”多元携手助老项目。政府、市场、社会■◆、家庭等各方力量携手合作,共同为老年人打造更加美好、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我们的目标★★★。北京睦友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于2022年建立的“爱在上地■■■◆”公益资源共同体,就是这个愿景在基层的缩影,吸纳辖区内22家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共同为独居空巢◆■、高龄双老、计生特扶等特殊困境老人提供居家照顾★★◆★、膳食供应、助医助洁、资源链接★■、服务代办、康复指导等补充性服务,开展了“乐活康养进社区■★■”“暖心快递★★◆◆◆”“助老爱相伴◆■”“智慧养老助残”等特色活动,累计服务老人超过4000人次★◆◆★,在地区营造了助老爱老敬老的社会环境。

  六是聚焦认知障碍群体,开展“记忆包裹”项目。当你老了,大脑出问题了■◆★■★,记忆消失了★◆■★★,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人生,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他们。2019年,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针对认知障碍人群发起了“记忆包裹”项目,通过资助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,联合专业医护、社工和志愿者,开展科普宣传、进行认知筛查、为认知障碍患者和家庭提供干预支持服务■■。截至2023年底,为65岁及以上的认知障碍高危人群发放■◆■■★★“记忆包裹”3万余个,累计资助44家社会组织开展62个项目,涉及资金约890万元,累计直接受益13万余人次,用爱心和行动守护着老人最珍贵的记忆。

  八是聚焦心灵慰藉,开展■■◆“晚缘”项目。◆◆■■“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慢慢变老”,这不仅是一句歌词,还是一个公益项目的真实写照。北京美新路公益基金会2001年发起的“晚缘”项目,针对有需要的老人■★★■,通过与志愿者结成对子,开展至少一年的长期陪伴和互动。作为一个开展23年的长情项目◆■,晚缘项目已服务13家机构、900名老人★◆■◆◆■,不少志愿者陪着老人一起慢慢变老◆◆◆◆■,时间最久的“对子★◆◆”已经超过了17年,成为了没有血缘的亲人。

  九是聚焦临终关怀,开展“安宁★★■★”志愿项目★■◆。在生命的最后一程,告别焦虑★■★、恐慌、愧疚,学会给予生命最温柔的告别。北京荣德利生慈善基金会2019年发起“安宁◆★■◆■”志愿项目,与医院和养老机构合作■■★,组织专业志愿者向有需求的患者和家属提供临终关怀志愿服务,给予患者和家属深切的精神慰藉◆◆■★★。目前,已培训安宁志愿者2000多名★■★■◆◆,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百余场,支持的患者和家属超万人次,多维度推进了安宁理念的传播和普及。